着力打造水边公园,如举办儿童游泳比赛、建设树荫林、建造水景露台等
大邱市考虑到人口结构变化和全球新冠疫情等日常生活变化,顺应市民对多种户外活动的需求,计划将新川打造成生态、文化、活力、智慧的高品质水边公园。
新川水边公园花规划的总项目费用为5890亿韩元(国家经费1709,市经费4181),计划根据4大战略和10大实施计划,将新川打造为具有代表性的大邱休闲空间和旅游景点,其中4大战略包括:①高品质水边公园;②恢复健康水渠; ③争创市民能享受日常的空间;④建设面向未来的可持续性行政系统。
① 生态、文化、活力、智慧的高品质水边公园
新川位于大邱市中心,每年有600万人造访,但由于过去管理重点放在治水上,因此其空间的使用仅限于散步道、体育设施等。
简易水上游乐场和溜冰场在市民中引起良好反响,但每年反复装拆不断给市民造成不便。因此,大邱市将建造一年四季都能使用的固定式水上游乐场,冬季则会变身为溜冰场,让整个空间充满变化和活力。
同时,计划在新川周围营造绿色希望林,推广碳中和,给市民线上水声清澈的心怡绿茵路,给动植物带来生境(Biotope),致力于打造人与大自然共存的城市生态环境。
在确保治水安全的前提下进行环保建设,在可以眺望美景的桥梁等处构建感性河景露台,销售各种美食等,通过与此打造一处综合文化空间。
此外,计划采用物联网(IoT)技术智能控制分散在新川周围的蓄水池、喷泉等各种设施,并提供各种市民便利服务,例如发送灾难短信、免费Wi-Fi等。
<水边公园化项目规划>
- 扩大生态容量(4):供应生态流量,建设水边生态公园、改善蓄水池及渔岛,改善水库湖岸
- 历史文化空间建设(2):历史文化广场、主题型小公园(希望之林)
- 活力水边空间(7):固定式水上游乐场(包括河景露台)、改善桥梁景观、改善桥梁底部及通道箱环境、改善步行环境、改善喷泉景观、梵鱼川连接道、七星星光广场
- 智能新川(2):构建智能光通信网,搭建公共WiFi
② 恢复水量丰富、水质洁净、没有臭味的健康水渠
为确保新川丰富水量,从今年12月开始,对洛东江表流水进行净水处理(BOD标准,1级水,10万吨/日)后供应到新川,使得新川维护水量增加到2倍。
大邱市计划多角度研究重新过滤目前用作生态用水的10万吨再生水,或者对琴湖江原生水进行净化处理等方案,并通过沙洲或净水植物增强河流的自然净化功能,以改善水质。
此外,通过进行污水及雨水分类,阻断污染源混入河川,并为预防恶臭,计划安装除臭装置,推进可实时监控的智能下水道项目,以恢复健康水渠。
水资源恢复后,预计可以在上游河流的沙洲打造沙滩和江水浴场,帮助广大市民消暑纳凉,打造一座可以放心玩水的空间。
让人在水边感受情怀的“水景露台”

③ 依托监管创新和积极行政,争创市民能享受日常的水边空间
尽管此前为预防洪水,政府限制在河流区域内建造固定建筑物,但大邱将推动积极行政,如要求中央政府完善河流法律法规并例外放宽对河流区域的建筑限制,以便在不影响防洪治水的前提下建造建筑物。同时,大邱还计划在修订法律法规之前先运营餐车区,提供在新川喝着咖啡享受休闲时光的水边生活,将水边打造成享受日常的空间。
通过建设连接道,连接新川周边道路和水边空间,以提高新川的可达性。此外,东侧路段在下暴雨时频繁浸水而具有安全事故隐患,通过整备该路段并进行再结构化来扩大堤坝,让河川重新恢复自然,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④ 建设面向未来的可持续性新川水边行政系统
新川有各种各样的河流管理厅(6个区或郡),各行政区域盲目重复或胡乱建造体育等设施,阻碍系统化开发。大邱计划采用修订条例等方式,将河流管理主体统一改为大邱市,并建立一套新川水边行政系统,发挥新川空间指挥塔作用,整合每个设施建造主体单独管理的体系,避免多方同时重复建设给市民带来不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