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字内容
-
確定新機場的民用機場規模,計劃年內向國土部提議
大邱市認爲,大邱慶北綜合新機場的成功與否將決定大邱未來50年,並計劃向 負責建設和運營民用機場的國土交通部提出要求在規劃上反映充分的設施規模,以便綜合新機場能夠發揮中南部地區中樞機場的作用。
<鳥撖圖>

* 圖爲大邱市制作的鳥瞰圖,紅色部分爲第二階段的擴建計劃部分,後續有可能變動。
據大邱市介紹,大邱慶北綜合新機場建成後,出境旅遊及航空物流服務將更加便利,機場不僅可以服務於大邱慶北地區,忠清地區、江原地區、加德島新機場竣工前的釜山、蔚山、慶尚南道等所有嶺南地區也將使用綜合新機場。據此預測,截至2035年,綜合新機場的旅客吞吐量將達到1998萬人次(截至2060年爲2887萬人次),可處理韓國國際旅客需求的14.2%;而國際航空貨郵吞吐量將達到148萬噸(截至2060年爲197萬噸),占韓國整體航空貨郵需求的25.1%。
※ 仁川機場(截至2035年)國際旅客的預估吞吐量爲11308萬人次,綜合新機場占其17.7%,國際貨郵的預估吞吐量爲545萬噸,綜合新機場占其27.1%。
大邱市認爲,只有機場容量充分,才能滿足預測需求,因此計劃向正在開展民用機場可行性調查的國土交通部要求反映適當的設施規模,設施包括跑道、停機坪(機位)、旅客及貨物客運站等。
1. 跑道應長3800米,每小時可運行50次以上
機場跑道長度要符合《機場及飛機場設施及起降場設置標准》的不同機種的最大起飛重量、跑道位置標高、溫度及跑道縱坡等標准。如遵守該標准,跑道長度應達到3800米。
根據8月18日大邱市發表的《大邱慶北綜合新機場基本規劃》,綜合新機場的跑道將建設成近距離平行跑道。
據此,如果適當確保出口高速滑行道、飛機待機區、充分的機位時,預計機場每小時可以起降50次以上(民用和軍用飛機合計)。
但是,由於軍民兼用機場的特性,需要與軍用飛機一起使用跑道,從2045年開始就較難預估機場需求。爲此,大邱市認爲2035年以後有必要推進第二階段項目,即增加一條民航專用跑道。
2. 爲確保高峰時段航班順利運行,停機坪至少需要57座。
根據預測航空需求,2060年機場高峰時段需要處理37次以上的航班運行,而考慮到高峰時段的航班運行次數、每架飛機的停機坪占有時間、機場利用率等,預計需要53座客機停機坪和4座貨機停機坪。
3. 需要建設與具有競爭力的國際樞紐機場相匹配的旅客及貨郵航站樓
在高峰時段,旅客航站樓所需的旅客人均面積爲45平方米,根據預測需求和高峰需求等因素,2060年以後的機場面積應達到53.3萬平方米(仁川機場的50.2%),其中包括機場基本設施和外加設施,機場基本設施有手續及待機設施等旅客設施,以及航空公司辦公室、CIQ(Customs海關、Immigration出入境管理、Quarantine檢疫)等旅客相關設施,外加設施則有從2030年左右實現商用化的城市航空交通(UAM)的垂直升降機場(Vertiport)、機場交通換乘中心、傳染病等災難專用廣場、會展等綜合文化空間等。
貨郵航站樓則考慮到預測貨郵需求(2060年的貨物總量爲199萬噸)和貨郵航站樓設施標准,預計所需規模爲21.1萬平方米(仁川機場的67.6%)。
4. 建議推進國家航空政策大轉型
大邱市認爲,目前以仁川機場爲中心的一極體系政策在緊急情況應對、地區均衡發展層面具有嚴重問題,因此決定向國土部提出建議,在2025年確定的《第四次航空政策基本規劃》等國家航空政策上實施轉型,采用以仁川機場和中南部圈中樞機場——大邱慶北綜合新機場爲中心的兩極體系,或者四大關口機場體系(仁川、大邱、加德島、務安)。
大邱市市長洪准杓表示:“通過2030年竣工,2035年推進追加建設1條民航跑道,大邱市計劃將大邱慶北綜合新機場發展成爲名副其實的中南部圈中樞機場。此外,通過國家機場政策的大轉型,提高緊急情況應對能力,使新機場成爲地方經濟的商務港(Biz Port),進而致力於帶動國家的均衡發展”。